close

            岐阜城 上

    岐阜城位於岐阜縣岐阜市的金華山上,由於金華山原本叫做稻葉山,所以原本叫做稻葉山城。雖然從鎌倉時代開始就有記載,但真正有在整修是始於戰國時代的齋藤道三的時期。不過,一提到岐阜城,會讓人聯想到的卻是戰國三英傑之一的織田信長。

    1534年織田信長在尾張國(現今的愛知縣)勝幡城出生,是織田信秀的嫡子,乳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分繼任家主,之後打敗其他勢力統一尾張。之後與德川家康、淺井長政結盟,打通進京之路,擁立足立義昭(末代足立幕府將軍)為將軍。      

      岐阜城 上

    不過,後來又跟足立義昭反目為敵,義昭下令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不過信長逐一消滅敵對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此後信長逐步掌控近畿全境以及甲信一帶,並把勢力往中國地方以及越後。

      岐阜城 上

    眾所周知,織田信長的政權構想中最有名的就是「天下布武」。單就字面上來說,「天下布武」指的是「在天之下、遍布武力(天の下、武を布く)」。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以武力取得天下」,統一天下、至霸全國。而信長在攻略美濃,將井之口改名為岐阜時開始,便使用刻了「天下布武」四字的印章。   

        岐阜城 上

    不過,近年的歷史學家則認為戰國時代的「天下」是指室町幕府將軍,以及幕府政治。傾向是「武家政權支配天下」的意思。因為在中世紀的日本,代表貴族的公家、寺廟的寺家、武士的武家,三者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織田信長的目標就是廢除另外兩者的勢力,建立武家政權。

      岐阜城 上

    由於織田信長曾經火燒長島一向宗與比叡山,一般都認為織田信長的性格極為殘暴,對家臣也非常苛薄。但另一方面,信長非常重視世間評論,也願意傾聽家臣的意見。而且他除了武藝超群外,對於鷹獵、茶道、相撲等也非常喜愛,對於西方的新事物也接受度很高。

      織田信長|偉人の好物|明治の食育|株式会社 明治 - Meiji Co ...

    1582年5月底,織田信長前往京都途中借宿本能寺。明智光秀奉信長之命本應前往備中增援豐臣秀吉,卻突然渡過淀川向京都進軍,於6月2日凌晨突擊本能寺。倉促之間信長只能率領寺中百餘人奮力抵抗,最後退回居室內放火並自盡但卻沒有找到遺體,享年48歲,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本能寺之變」。

            岐阜城 上

p.s. 「天下布武」印與織田信長畫像  擷取自網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晴天 的頭像
    晴天

    晴天漫步

    晴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