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条城是江戶幕府的起始與終焉之地,見證了德川一代的榮耀興盛與繁華落盡。在明治維新之後,奠都東京,二条城移交由宮內省管理,改稱為「二条離宮」。到了西元1939年,又由宮內省下賜於京都市,之後便一直使用「元離宮二条城」為正式名稱至今。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之一,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獲選為日本百名城之一。而目前最主要的觀賞重點就在二之丸。
二之丸的主建築物是二之丸御殿,位於東大手門進去後的西方,是江戶時代武家風書院建築的代表之一,面積為3300平方,有33個房間,鋪了超過800塊的榻榻米。二之丸御殿的正門--唐門,是最高級別的門,屋頂的前後有類似唐代抱廈結構。2013年經過修復,重現當時的輝煌,屋頂為檜柏樹皮,門上有四根柱子,雕刻著松鶴竹梅。
二之丸御殿從「車寄」開始,由東南往西北由六棟建築物「遠侍」、「式台」、「大廣間」、「蘇鐵之間」、「黑書院」、「白書院」呈雁型排列,走廊也串連成一體。據說在當時銅柱上貼了金箔,比現存的建築物還要華麗燦爛得多。「車寄」是讓參見者上下車之處。「遠侍」是二之丸御殿中佔地最廣的,大約有1046平方公尺,分成了「一之間」、「二之間」、「三之間」、「若松之間」是來參見的大名等候召見之處。而「敕使之間」則是將軍接見朝廷使者之處。
「式台」是來參見將軍的大名跟城中總管見面之處,同時在此接受獻給將軍的貢品。「大廣間」分成「一之間」與「二之間」,是將軍會見大名的地方,同時也是整個二之丸御殿中規格最高的房間。在1867年德川第15代將軍慶喜就是將諸藩眾臣聚集在這裡,宣布「大政奉還」的歷史性房間。而且二之間還曾是後水尾天皇行幸之時,欣賞南庭的能舞台之處。
「蘇鐵之間」則是欣賞庭園內蘇鐵的房間。「黑書院」是將軍會見心腹的大名以及重臣之處,雖然規模比大廣間略小,但房間的裝飾卻較為精巧。而「白書院」則是將軍的起居室與寢室,所以內部裝飾與大廣間或黑書院大異其趣,以水墨山水畫為主。不過,很可惜整個二之丸御殿全部都禁止拍照攝影,所以只能用眼睛多看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