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京都車站,先在站前的案內所買了京都觀光一日券,便去搭地下鐵烏丸線前往最北端的國際會館站。因為已經過了通學、通勤時間,而且這一帶距離市中心較遠,所以車站感覺蠻冷清的。雖然事先查過,知道地下鐵到公車站牌並不遠,但還是把換車時間弄鬆一點比較安心。
從國際會館搭乘19號開往大原、小出石的京都巴士,搭車的人很少,沿途上下車的人更少,大概二十來分鐘就到了大原站。一下車進入候車亭確認回程的公車,就看到牆壁上貼了張寫了前往三千院的方向,便依照指示過馬路到另一頭,然後繼續沿著指標前往三千院。
沿路看到一大片的紅紫蘇田,紅紫蘇是日本人醃漬梅干時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相傳在中國後漢末期,洛陽有人因為吃了太多螃蟹而造成食物中毒,華陀用這種藥草煎成紫色的藥汁,病人喝了之後就恢復了元氣,便將這種藥草稱之為「紫蘇」。而大原因為盆地地形,並沒有外面飛來的花粉,所以這裡的紅紫蘇被認為是最接近原生種,且色香味兼具的高級品。
經過紅紫蘇田之後,慢慢順著林蔭間的坡路向上走,中途經過幾間土產店,其中有一家茶屋就在賣紅紫蘇果汁,旁邊擺了頭頂柴薪的大原女木像。還有一家專門賣紫蘇做成的醬菜,店頭擺的冰鎮小黃瓜看起來清脆可口。繼續往上走就到了三千院。在三千院南北兩側各有一條小溪,名字分別叫做呂川、律川。這是因為大原是佛教音樂「聲明」的發源地,而「呂」、「律」分別是其中的音律。
三千院的正門「御殿門」是藥醫門形式,兩側為白壁與石牆,帶有符合法親王居所入口的隆重感。從大玄關進入,沿著參觀順路前進,經過使用過去御所的舊建材的「客殿」,映入眼簾的就是「聚碧園」。圍繞著客殿的聚碧園是池泉觀賞式庭園,相傳是由江戶時代的著名茶人、宗和流茶道始祖金森宗和所設計修築的。
接著來到模擬宮中紫宸殿的「宸殿」。三千院最重要的傳統法事--宮中御懺法講(透過聲明來進行的法事)就是在此進行。一開始是後白河天皇在宮中的仁壽殿進行的法事,由代代梶井門跡門主帶領,誦讀法華經、懺悔惡行,以期消滅罪障的法事。但明治維新時因禁止在宮中進行任何法事而中斷,明治31年復又開始在大原舉行。從1979年以後,每年5月30日就在此舉行御懺法講。
宸殿殿門口上方的「三千院」門匾,為靈元天皇御筆親題的勅匾,殿內奉祀的本尊則是秘佛藥師如來。宸殿前方的「有清園」則是池泉回遊式庭園,園名源自中國六朝時代的著名詩人謝靈運的詩句「山水有清音」。庭園裡面滿布青苔,杉木與檜木等佇立其中,搭配三段式的瀑布,春有山櫻、夏有新綠,紅葉染秋、白雪嚴冬,四季景色各有千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