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G0570.JPG

        常寂光寺的名稱,乍聽之下給人一種寂寥的感覺,其實寺名是源自於佛教用語「常寂光土」。在天台宗有所謂的「四土」,而常寂光土是其中最崇高的世界,意味著「由真理所具像化的世界」,也就是佛所居住的四個世界中的理想國度。

        CIMG0620.JPG

  常寂光寺的山門是座半開放的山門,是在江戶時代後期改建的,曾收錄在江戶中期出版的「都名所図会」中。由於是由粗厚的四角形木材所組成的,即便寺門關起來,還是可以從塗了墨黑色的四角柱子間看到裡面的參道。

        CIMG0571.JPG

仁王門原本是大本山本圀寺客殿南門,建於14世紀中葉,在17世紀初才移建到現在的位置,是常寂光寺中最古老的建築物。鋪了稻草的屋頂也是極為罕見的。相傳左右兩側的仁王像是由平安時代末期的著名佛像雕刻師運慶所作。

CIMG0593.JPG

常寂光寺的本堂是第二代住持通明院日韶上人得到小早川秀秋之助,將伏見桃山城的客殿移建過來。根據江戶時期的文獻與資料顯示,當時本堂的屋頂是兩層瓦砌。現在的單層瓦砌是昭和7年大修理時所改建的。

CIMG0597.JPG

鐘樓則是1642年第四代住持光照院日選上人所建。裡面的梵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曾經被徵用作為軍材。現在的梵鐘是1973年是京都工藝纖維大學教授青木一郎博士以古律黃鐘調的概念所設計鑄造的新鐘。每天的正午以及傍晚五點時,鐘聲會固定響起。

CIMG0645.JPG

多寶塔位於常寂光寺境內後方的小土台上,是日本的一級古蹟,於1620年8月所建,兩層、寶形造、檜木皮的塔形建築物,總高約12公尺。第一層是四角柱,上層是圓柱、斗栱。裡面供奉了釋迦如來以及多寶佛。而且從這裡可以俯瞰整的京都市內,天氣好的話,甚至可以遠眺日本三大靈場之一的比叡山。

常寂光寺 13

 

arrow
arrow

    晴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