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京都的宇治,馬上就會讓人聯想到「茶」。這不僅是在日本,就連台灣也是,一到夏天,除了傳統的台灣口味外,近十數年來,隨處可看到的日本冰品「宇治金時」是抹茶紅豆口味可知。而宇治茶跟靜岡茶、狹山茶被併稱為日本三大茶。
「茶」是由曾擔任遣唐使的最澄上人將茶葉的種子從中國帶回日本,一開始是在比叡山山麓的坂本開始種植。而宇治一帶遠從鎌倉時代就開始生產茶葉。到了戰國時代,採用「覆下栽培法」,在茶長出新芽時便藉由遮蔽陽光來增加茶的美味與甘甜,以此鞏固宇治茶在日本茶中隸屬高級茶的地位。
如今,不只是日本國內,來自海外的觀光客,來到宇治除了欣賞宇治的美景之外,更是要品嘗一些聞名遐邇的宇治茶,以及用宇治茶所製作的膳食與茶點。而在台灣網路上,最有名的宇治茶房就是中村藤吉跟伊藤久右衛門。剛好伊藤久右衛門就在京阪電車的宇治站附近,便決定去這裡。
在江戶後期天保3年(西元1832年)第一代的伊藤常右衛門瀧藏,在如今的宇治田原町南開始從事茶業的販售。之後,由第二代伊藤常右衛門久三郎、第三代伊藤常右衛門由松、第四代伊藤多吉代代相傳。
到了第五代伊藤久三,於1952年成立公司,且從宇治田原遷移至宇治,在現今的平等院表參道開了專賣宇治茶的店舖。在1996年把總公司搬至宇治市菟道荒槙,開設了本店店鋪與茶房。甚至將觸角伸到海外,於2016年在台北的中山北路開設了海外第一家分店。
我們到宇治時已經快中午了,便決定先去伊藤久右衛門本店吃過午餐再去三室戶寺。當我們走到本店時,茶房雖然已經客滿了,所以只能先登記,然後去旁邊的茶房先逛逛,順便想想要買些什麼伴手禮回去。還好只等了大約半小時,就有座位了。因為天氣真的很熱,所以我們不約而同都點了茶涼麵。
我點的套餐有附飯後的抹茶甜點,旅伴則是單點茶涼麵,然後再加點了伊藤久右衛門六月限定的茶點--紫陽花芭菲,其實茶房內的每張桌子上都至少點了一份這個招牌甜點。茶涼麵很爽口,但除了顏色比普通蕎麥麵深一些外,吃不太出來茶味。甜點很漂亮也好吃,但還是覺得稍甜了些。
等我們用完餐時,等候用餐的人早已大排長龍,人滿為患。因為還要去三室戶寺,便決定等回去時再繞過來買茶商品。後來,旅伴便買了好幾包用餐時搭配的茶。我也買了些綠茶跟一個小茶壺。然後兩人還另外買了一些抹茶點心準備扛回去。其實,不只是我們,每個來這裡的客人都是大包小包地買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