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那智大社拍照兼休息了一會兒,就準備繼續前往位於隔壁的青岸渡寺。在右側看到了一株巨大的樟樹,相傳是平安朝時代末期的貴族平重盛所親手栽種的。樹心中空,可以付費進去參觀。從那智大社的另一側出來,左邊就是青岸渡寺。


 



 


    青岸渡寺隸屬於天台宗,山號為「那智山」。祭祀如意輪觀世音菩薩。確切的創建日期已經不可考,但據寺裡的傳承,青岸渡寺是西元四世紀仁德天皇時期,由天竺來到日本的裸形上人,在那智瀑布底發現了黃金製的如意輪觀音而開基建造的。到了推古天皇的時候,成為祈願國家繁榮、皇家繁榮的敕願寺。到了西元六~七世紀建立了寺院,並供奉裸形上人所發現的如意輪觀音。自古以來即是以那智瀑布為中心的自然信仰之地。


 



 


    從日本中世到近世時期,青岸渡寺與相鄰的熊野那智大社一起做為神佛融合的修練道場。寺內的如意輪堂更是擔負那智山的營造、修建,以及執行各項事務的重要據點。到了明治時期,明令廢除神佛融合,合稱熊野三山的另兩處熊野本宮大社、以及熊野速玉大社裏的佛堂全部難逃廢除的命運,唯獨如意輪堂逃過一劫,後來並且經由信徒的努力,以青岸渡寺之名再次復興。並且於20047月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由於曾經遭受過織田信長南征戰火的侵襲,現在的本堂是豐臣秀吉在1590年重建的,可以記錄了桃山時代建築的特色,是紀南最古老的國家文化財,堂高18公尺,據說跟那智瀑布的落下處等高。



 



 


    在本堂前面有一個八角形手洗缽,湧出的水稱之為「延命水」,據說這裡的水是源自於那智瀑布的,號稱具有延年益壽之效。從青岸渡寺還可以遠眺三重塔以及那智瀑布,這美景常常出現在許多風景月曆或是海報上,幾乎可以說是那智山的註冊標記!


 





 


    三重塔在過去神佛融合的時代,曾同時隸屬於青岸渡寺跟熊野那智大社。但是進入明治時期以後,由於神佛分離政策的實施,現在隸屬於青岸渡寺。原本建於中世,但因豪族對立而燒毀,現在的三重塔則是建於1972年,塔高25公尺,每邊長12公尺,是西國三十三所觀音巡禮的第一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晴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